大伙儿今天来唠唠我最近自个儿琢磨出来的一套玩意儿——“我的幸福人生1.0”。先说清楚,这可不是啥游戏,也不是哪个大神搞出来的什么高级理论,纯粹是我自个儿瞎折腾,为了让日子过得顺心点儿,搞出来的一套笨办法。
说起来也简单,就是日子过得有点乱糟糟的。人一到岁数,上有老下有小,工作上也是一堆事儿,感觉每天都像救火队员似的,东扑一下西扑一下,到头来自己累得够呛,回头一看,好像啥正经事儿也没干成。
也试过看些时间管理的书,学人家列计划,用各种APP,但总觉得那些玩意儿,要么太复杂,要么就不太合我自个儿的口味。坚持不了几天就又回到老样子。心里那个憋屈,就觉得不能再这么稀里糊涂下去了。
后来我就想,那些软件系统不都有个什么1.0、2.0版本的嘛代表一个阶段的成果。我这生活,是不是也能给它整个“版本”出来?先搞个能跑起来的“1.0”,以后再慢慢升级呗。这么一想,思路好像就打开了。
小编温馨提醒:本站只提供游戏介绍,下载游戏推荐89游戏,89游戏提供真人恋爱/绅士游戏/3A单机游戏大全,点我立即前往》》》绅士游戏下载专区
真没啥头绪。我就拿个本子,把我每天都干啥时候觉得烦躁,啥时候又觉得特舒坦,都给它记下来。坚持了大概小半个月,翻开一看,好家伙,原来我每天大把的时间都耗在刷短视频和一些没名堂的群聊上了。
第一步,就是“清理垃圾”。我把手机上那些容易让我沉迷的APP通知全关了,有些不常用的干脆就删了。微信群也退了好几个,就留了几个工作必需和家里人联系的。刚开始真有点不习惯,老想去点开看看,手痒得很。
第二步,是“固定桩脚”。 我发现早上起来那会儿,要是能先做点有意义的事,一天的心情都会好很多。于是我给自己定了几个雷打不动的“晨间小仪式”:
这几条,刚开始也费劲。尤其是早起,冬天那会儿,被窝简直就是亲妈。但硬是扛过来了,现在成了习惯,一天不这样还不得劲儿。
第三步,叫“见缝插针”和“定期回顾”。 白天工作忙,那是没办法。但我会利用一些碎片时间,比如等公交、午休前那十几分钟,处理点小事,或者干脆就闭目养神。晚上睡觉前,不再抱着手机刷个没完,而是简单回想下今天写下的三件事完成了没,有啥做得不好的,明天怎么改进。周末,会抽一两个小时,稍微“复盘”一下这周,哪些地方做得保持住;哪些地方又犯迷糊了,下周注意。
还有个关键,就是“不求完美”。 以前我老想把啥事都弄得妥妥帖帖,结果越弄越累,还容易放弃。现在想通了,这“1.0”版本嘛能跑起来,能解决主要矛盾就行。有点小毛病,有点不顺畅,太正常了。先用着,用着用着再慢慢改。
你还别说,这套“土办法”坚持了小半年,感觉真不一样了。
最明显的是,心里踏实多了。以前老觉得时间不够用,虽然也忙,但知道自己每天在忙重要的事情基本都能顾得上。那种瞎忙活的焦虑感少了很多。
然后是精力好像也比以前好了。可能是早睡早起,加上减少了信息垃圾的干扰,脑袋清爽了不少。以前下班回家就想瘫着,现在还能陪孩子玩会儿,或者看点自己想看的书。
这只是“1.0”版本。有时候还是会犯懒,计划好的事情也会拖延。但起码,我有了一个自个儿能掌控的框架。我知道问题出在哪,也知道怎么去调整。
这个“我的幸福人生1.0”,对我来说,不是啥灵丹妙药,更像是一个我自己给自己造的“脚手架”。它不一定适合每个人,但对我挺管用。我还琢磨着给它升升级,搞个“1.1”或者“1.5”出来,把一些细节再优化优化。生活嘛不就是这样一点点折腾,一点点变好不是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