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跟大家聊聊我最近在琢磨和实践的一个玩意儿——逆向心理学。不是啥高深理论,就是我自个儿琢磨出来的一套“最新版本”,感觉比以前那些老掉牙的说法好使多了。
以前,我老以为逆向心理学就是反着说。比方说,我不想让我家娃吃太多零食,我就故意说:“这包薯片你可千万别吃,难吃死了!”结果?你懂的,娃儿吃得更欢了,还边吃边瞅我,那小眼神好像在说:“你当我傻?”
后来我琢磨过味儿来了,这招对现在的小孩,或者说对大部分有点脑子的人,根本不好使。人家门儿清着,你越这么说,他越觉得这里面有猫腻,或者纯粹就是想跟你对着干。你越不让他干他偏要干这劲儿上来,十头牛都拉不住。
我这“最新版本”是怎么捣鼓出来的?主要还是被逼的。就拿我家那小子来说,有一阵子特别犟,让他往东他偏往西,让他刷牙他偏要先看动画片。我真是好话说尽,威逼利诱都试过了,效果也就那样,经常把自己气个半死。
有一次,他非要在大冬天穿个短袖出门,说凉快。我当时火气“噌”就上来了,差点就吼他。但我忍住了,吸了口气,换了个路子。我说:“行,你想穿短袖是?没问题。今天外面挺冷的,你要是穿短袖出去,可能会感冒流鼻涕,到时候打针吃药可就不好玩了。你要是觉得自己身体棒,不怕冷,那你就穿。你自己选。”
我特意把“你自己选”这几个字说得慢悠悠的,然后我就该干啥干啥去了,也不盯着他。过了大概两三分钟,他自个儿默默地从衣柜里把厚外套给翻出来了,嘴里还嘟囔着:“哼,我才不是怕冷,我是怕感冒了不能出去玩。”
小编温馨提醒:本站只提供游戏介绍,下载游戏推荐89游戏,89游戏提供真人恋爱/绅士游戏/3A单机游戏大全,点我立即前往》》》绅士游戏下载专区
我一下子就悟了!这逆向心理学的核心,不是简单地反着说,而是要把选择权真正交到对方手里,并且让他清楚地看到不同选择可能带来的后果——尤其是那些他自己不希望发生的后果。
从那以后,我就开始有意识地实践这套“最新版本”。
第一步,冷静,别先急眼。 对方提出一个你觉得不靠谱的想法或者行为时,先稳住,别立刻否定或说教。你一急,对方的逆反心理可能就先被你激活了。
第二步,表面上认同或者理解。 比如孩子不想写作业,想先玩。我不会说“不行!必须先写作业!”我会说:“,想先玩会儿是?也行,玩确实比写作业有意思多了。” 先让他感觉你跟他站一边的。
第三步,把皮球巧妙地踢回去,让他自己做选择,并“帮”他分析利弊。 接着上面写作业的例子,我会说:“咱们先看看,如果现在玩一个小时,那作业可能就得写到很晚了,到时候睡觉时间就少了,明天上课可能会没精神。你要是觉得自己能快速写完,或者不怕晚点睡,那也没问题,你自己安排。” 我会把重点放在“他可能会不爽”的那个点上,比如“睡觉时间少”、“上课没精神”。
第四步,给他时间和空间自己去“权衡”。 你把话说完了,就别再催了,也别盯着他,给他一点自己思考的空间。大部分时候,只要你分析的那个“他不希望发生的后果”是他真正在乎的,他自己就会往你期望的方向走了。
我发现,这套方法用下来,对方往往会觉得这个决定是“他自己做的”,而不是被你逼的。这样一来,他的抵触情绪就小很多,执行起来也更情愿。
总结一下我这“逆向心理学最新版本”的实践心得:关键不在于“反话”,而在于“引导性的选择权”。 你不是在跟他对着干,而是在帮他看清不同选择路径上的“风景”和“坑”,然后让他自己挑一条路走。这感觉就像你不是在推他,而是在他面前放了两扇门,你只是把其中一扇门擦得更亮堂一点,让他更容易看到门后的好处,或者另一扇门后的不便。
这也不是万能的,有时候也得看具体情况和对方的性格。但自从我开始这么实践,家里也工作上偶尔跟人沟通也感觉顺畅多了,自己也没那么容易上火了。分享给大家,有兴趣的可以试试看,说不定对你也有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