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本来压根没打算去研究《如龙0》到底有多少个版本。这游戏我早就通关了,而且是PC上玩的,图个方便。但是最近我侄子迷上了这系列,非要让我给他找个PS4的实体碟,说是要收藏。他爸妈也不知道在哪儿给他弄了个据说很便宜的“进口货”,拿回来打开一看,全日文,中文字幕倒是能调出来,但很多地方他看着还是迷糊。

小编温馨提醒:本站只提供游戏介绍,下载游戏推荐89游戏,89游戏提供真人恋爱/绅士游戏/3A单机游戏大全,点我立即前往》》》www.gm89.me
这下我可得帮他把这事儿搞定。我一开始想,这不简单吗?上电商平台或者去几个大点的游戏论坛,直接搜“如龙0 亚洲版”或者“如龙0 中文版”不就行了?结果跳出来的东西让我一头雾水。
我发现,“如龙0”这游戏版本真是个大坑。它不只是分主机平台和PC平台这么简单。光是PS4版,就有日版、韩版、亚版、港版、台版、欧美版。名字听着差不多,但实际内容和光盘上的编号全都不一样。最烦人的是,有些所谓的“亚版”只是在日版的基础上加了个中文字幕的补丁,有些是原生就支持中文语音和字幕的。
我先是
打开了常去的一些游戏维基和数据库,试图找到官方的版本列表。结果是,数据很分散,而且描述非常模糊。比如有的地方写着“亚版支持中文”,但亚版本身又分好几个区域码。有的卖家说自己卖的是“中文版”,但收到货发现只是个日文封面的二次压盘。
我当时就来气了。为了一个实体游戏碟,怎么比查公司财报还复杂?我越想越觉得不对劲。为什么我要这么执着于这个版本?
我那侄子今年才刚上初中,正是学习压力大的时候。他爸妈给他买游戏,本意是让他放松一下,但看到他为了一堆日文汉字和英文单词在那儿查翻译软件,我这个当叔叔的看不下去了。我得给他一个能流畅体验剧情的版本,让他能把心思真正放在故事上,而不是翻译上。我当时就下定决心,必须彻底把这个版本的逻辑给梳理清楚,给他一个完美的中文体验。
我意识到,靠文字描述是没用的,必须找到唯一的识别码。对于PS4游戏来说,这个识别码就是CUSA(或者现在PS5上的PPSA)代码。
我开始转变思路,不再搜“如龙0 版本”,而是搜“如龙0 CUSA”。
欧美版和日版通常是独立的,内容上可能存在微小的差异,比如和谐与否,以及语音包的缺失。
最难找的是亚洲区版本。亚洲区因为涉及中文、韩文、英文等多种语言,发行商在不同地区授权给不同的代理。我不得不
开始查询香港和台湾的索尼互动娱乐(SIE)官方发布记录。
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,不断交叉比对各种论坛里玩家晒出的光盘背面的小字。这个过程就像大海捞针。我
把所有可能的CUSA代码都记录在一个表格里,然后一个一个去核对这些代码对应的语言支持列表。
终于,我
锁定了一个特定的CUSA代码范围,这个范围内的版本,才真正由SIE亚洲区发行,并且在系统语言设置为中文时,能够完美显示所有字幕,确保了中文内容的完整性。
我发现了一个规律:区分《如龙0》版本,你不能只看封面或者名字,你必须关注两个核心点:
我拿到侄子那张日文光盘,对照我查到的代码,果然发现那是纯日版的CUSA代码,即便能调出中文字幕,也只是附带的,更新和DLC方面可能和真正的“亚洲中文版”对不上。
我
把这个方法教给了我侄子,让他以后买游戏碟,第一眼就去看那个CUSA代码,就像验钞票一样验清楚。
我通过我整理出来的代码,在本地一家比较靠谱的实体店里,
成功找到并购买了那个确认支持完整中文体验的特定亚洲版。拿到手那一刻,看到光盘背面那串熟悉的CUSA数字,心里一块石头才算落了地。
这回折腾,让我明白了一件事:别看游戏公司一个个都光鲜亮丽,但涉及到跨区发行这种细节活儿,他们也能搞得一团糟。玩家要是不自己动手,认真去查阅那些枯燥的产品代码和发行记录,很容易就被那些模糊的销售信息给忽悠了。我这实践记录,就是为了让大家少走我走过的弯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