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11:若天命在吾,吾愿为周文王。曹操为什么没有选择称帝?
有阵子没有写过类似三国人物的介绍了。有的朋友还比较喜欢看我瞎白乎,那咱们就再来写一篇这个好了。
当然,如果您有什么比较感兴趣的方面,也不妨给我留言,如果我对您的问题自我感觉有点认知的话,可能会也掰扯掰扯。
言归正传。
一、曹操未称帝的历史原因
在曹操平定了西凉的马腾、韩遂势力之后,基本上已经是一统北方了。
此时的曹操,已经是如日中天,虽然还有刘备、孙权等残存势力,但是整体实力即便是加起来也是不如曹操了。
那曹操为什么选择了隐忍而没有选择称帝呢?
其实这个说起来,更多的只是现代人的思维,想要了解当时曹操的想法,还得带入到他所在的那个历史环境中。
对于现代人或者说较为靠近现代的明清时期来说,篡位这件事,根本就是屡见不鲜的。零零碎碎的小谋小篡就不说了,即便是历史上的大一统帝国,隋朝、唐朝、宋朝也都是篡位而来的。尤其是宋朝,那“黄袍加身”更是人尽皆知。
但曹操,毕竟是1800年前的人物,还是处于东汉末年。
而自三皇五帝直至曹操所处的东汉末年,进行“篡位”这一操作的,凤毛麟角。历史上称得上篡位成功的,只有一例,那就是“田氏代齐”,但是,这一过程持续了近300年时间,田氏才掏空了吕氏(也就是姜子牙这一脉),取而代之。而且,当时的齐国也不过只是个诸侯国而已,还有周天子这面大旗在。在得到周天子的册封之后,取得了法理上的认可,才最终算是安然篡位成功。严格意义上来说,算不上篡位,毕竟只是诸侯国。
而还有一例,就比较悲催了,那就是王莽了。王莽虽然一度篡位成功(当然,人家自己说的是“禅让”),但是结局却也异常悲惨,最终他建立的新朝快速土崩瓦解,自己也被乱刃分尸。当然,王莽到底为什么会完蛋,这里咱们就不讨论了,只看结局的话,确实是不怎么样的。
也就是说,从三皇五帝到曹操所在的年代,差不多3000年的历史,正经篡位的,只有个王莽,最终还完蛋了。
你说这种没有什么成功先例的事,曹操心里能不打鼓?
二、曹操未称帝的现实原因
历史原因对于曹操称帝并不友好,那当时的情况又是什么样呢?
现实情况对于曹操来说,依然非常棘手。
东汉当时还存在,东汉的遗老遗少不知凡几,即便是明面上顺从曹操的人,背地里到底是怎么想的,谁又说得清?
你不篡位,大家面子上过得去,也就罢了。毕竟就汉朝来说,历史上权柄不逊于曹操的权臣也有好几位,比如霍光、梁冀,一时权柄无二,最后又怎么样了呢?
包括上面说到的王莽,还有曹操年轻时欲杀之而后快的董卓,也都是一时权臣,可最终呢?
即便是曹操掌权时期,之前也有董承的“衣带诏”事件,随后还有“荀彧之死”事件。
荀彧之死简单说两句,就是曹操想进“魏公”,荀彧反对,然后荀彧就莫名其妙的死了。
为什么荀彧对于一个“区区魏公”反应如此激烈?因为“公爵”在汉朝是有“建国权”的,也就是说曹操被授予了“公爵”就可以自建一国,虽然名义上还相当于东汉的诸侯国,可实际上已经高度自治了,和周朝的诸侯国类似了。
曹操仅仅就是想弄个“区区魏公”爽爽,结果跟随了自己几十年的左膀右臂都跳出来激烈反对,那要是想称帝,又会跳出来多少人呢?
“奉天子以令不臣”都已经饱受非议,更别说自己当天子了。上面说的两个事件还都是比较出名的,至于不出名的,更是不知凡几了。
即便是曹操能镇压住这些反对者,但是内乱几乎也是必然的。旁边还有刘备、孙权势力虎视眈眈,到时候会发展成什么样,谁敢说?
再者,曹操同时期,可不是没有人称帝的先例啊?之前咱们聊到过的袁术“袁妙计”,就成了这只出头鸟。
虽然袁术自身能力也确实不行,但是,袁术称帝的时候自身的实力在众多割据军阀中还是拔尖的,结果称帝之后短短2年就兵败身死。
对于曹操来说,没有一点事是好兆头。
三、曹操未称帝的玄学原因
说到玄学,就又得提到曹操的“探路石”王莽了。
王莽最终败在了谁的手里?
自然是“光武中兴”的刘秀了。
刘秀汉室宗亲,为人好游侠,乐善好施,广有仁义之名,颇有长者之风。最关键的是,命大啊,毕竟是位面之子,怎么也搞不死。
等等,这人怎么看着这么熟悉?
这不是就是说的刘备吗?
刘备这一辈子就这样,名声非常好,但是打仗真的不咋地,一生败多胜少。但是,别人打了败仗或死或降,能跑了得少之又少。可刘备打了一辈子败仗,还从来没被逮住过,更别说死了,记载刘备受伤的都极少见,这不是命大是什么?
刘秀当时那么烂的摊子,起兵3年称帝,13年荡平宇内,把已经灭亡的刘汉又硬生生续了命。
曹老哥掐指一算,西汉210年,中间折腾了十几年,现在东汉也小200年了,又特么出来了个刘备,这是又来中兴来了?关键是这货还占了他老祖宗汉高祖刘邦的龙兴之地,你说这事闹的,曹老哥难道就没有一点发虚?
结语
再加上曹操自身的一些性格原因,比如多疑,或者往好了说,叫有战略定力。
即便是孙权当时劝进曹操,别管孙权有其他的政治考量在里面,不过当时确实是曹操称帝的一个大好机会。虽然会把天下的矛头都指向自己,但是最起码孙权这个心腹大患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反咬曹操一口的。没有了孙权的压力,甚至孙权因为刚抢了刘备的荆州,更可能会成为自己助力的时候,曹操都没敢。
“若天命在吾,吾愿为周文王。”
这怕是曹操少有的心里话了。
我是三国经典网小编caomengde,感谢您的支持。
本篇文章到此结束,三国经典网提供全系列三国经典怀旧游戏,大家如有需要可进主页查看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