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11:代汉者,当涂高也。袁术到底为什么那么自信的称帝了?
直接介绍大浪淘沙特技“涂高”的时候,简单聊了聊袁术称帝的事,有小伙伴对此比较感兴趣,想让我聊聊这方面的事情。
其实,袁术称帝从后来看,确实是一步昏招,但是,所谓当局者迷,袁术称帝,也不全是自己糊涂了,也有很多客观原因造成的。
本篇咱们就来聊聊袁术称帝的事。
一、代汉者,当涂高也
说到袁术称帝,自然绕不过“代汉者,当涂高也”这句谶语。
古来造反者,大多会给自己先贴上一个“名正言顺”的理由。
比如陈胜吴广的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?”,比如汉高祖刘邦斩白蛇,比如大贤良师的“苍天已死,黄天当立”,等等等等,莫不如是。
而“代汉者,当涂高也”,却比那些自己编的理由更加的充分。
为啥?因为这句话最早这句话是汉武帝说的。原文为“汉有六七之厄,法应再受命,宗室子孙谁当应此者?六七四十二代汉者,当涂高也。”
汉武帝有一次喝多了,说了这句话。这句话的大致原意是:汉朝老刘家干了这么多代皇帝,做皇帝这件事,我们是高大上的。
但是,却被有心人直接断句成了“代汉者,当涂高也”。也就是说,“涂高”者即“代汉者”。
你汉武帝自己说的,这一下,就成了广大造反派的金科玉律。
而袁术,子公路。而“涂”即“途”也,路和途又是一个意思。所以代汉者,自然是我袁公路了。
二、五德相生相克
就是五行相生相克理论。
先秦时期,《尚书·洪范》中:水克火、火克金、金克木、木克土、土克水,即所谓“五行相克”。
汉董仲舒在《春秋繁露·五行相生》中明确提出:东方为木,木生火;南方为火,火生土;中央为土,土生金;西方为金,金生水;北方为水,水生木。为五行相生。
这一理论不仅应用在一般的五行相生相克之中,而且给历朝历代也都给予了五行属性。
比如,汉朝与周朝同为“火德”的现象,这也是很多资料里面把汉朝称为“炎刘”或者是“炎汉”的原因。
这一理论,从王莽篡政到汉末这一段时间里,是非常有市场的。
据《典略》记载“术以袁姓出陈,陈,舜之后,以土承火,得应运之次。”
在《后汉书》中,范晔对于这句话做了细微的改动“又以袁氏出陈为舜后,以黄代赤,德运之次”。
虽然这两句话略有不同,但实际上是一个意思,“黄即土”,“赤即火”,所依据的都是五德相生相克说中的“火生土”这一相生原理。
汉董仲舒在《春秋繁露·五行相生》中,认为“舜为土德”。
所以我袁公路不仅名字起的成谶,祖上还五行为土,我自然也是土德了,“以土承火”,这不会是巧合吧?
而且,认同这一理论的,可不止一个袁公路。
比如,上面聊到的黄巾军的口号中“苍天已死,黄天当立”。
曹丕篡汉以后的第一个年号是“黄初”。
孙权建国时的第一个年号是“黄武”。
这么多都是“黄”,难道也是巧合?
三、玉玺
传国玉玺又称“传国玺”,是皇帝的印玺,是始皇帝命李斯所做。正面刻有“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”八个篆字。得之则象征其“受命于天”,失之则表现其“气数已尽”。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,则被讥为“白版皇帝”,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。
汉献帝时,董卓作乱。孙坚率军攻入洛阳,从一井中得传国玉玺,后被袁术所得。
一回是巧合,两回是巧合,再三再四,不是我袁公路天命所归是什么?换你你信不信?
四、身世、实力
如果说上面那些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的话,那下面就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了。
袁术是东汉末年赫赫有名的四世三公的袁家的嫡子,论身份,是要比其同父异母的哥哥袁绍还高一些的。袁家四世三公,人脉深广,门生故吏遍布天下。
题外话,这也是袁绍被推为盟主的原因之一,也是袁绍袁术不合的一个重要理由。
东汉朝中的许多官员,大部分都与袁家沾亲带故?其中不乏身居高位者。
况且其父更是位居司空一职。这种累世公卿,高干子弟,自然不难建立自己的关系网。
如果说这些还是软实力的话,那袁术的硬实力也是杠杠的。
袁术称帝前,坐拥扬州的大半和徐州的广陵、下邳两郡,以及豫州的汝南和沛国等地,坐拥扬、豫、徐三州十一郡之地,整个东南几乎都属于袁术的势力范围。
又有徐州的吕布和他结盟,豫州的黄巾军、并州黑山军和白波军也纷纷响应袁术,此时的袁术堪称是当时天下实力最强的诸侯。
而同时期的袁绍还没有坐拥四州之地,曹操只有兖州和部分豫州之地,又刚刚在宛城之战中被张绣大败。
所以袁术堪称当时最强大的势力。
五、曹操
如果说以上都是内因的话,还有一个强大的外因促使了袁术称帝,那就是曹操迎回献帝,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。
之前袁绍和曹操一直处于同盟关系,两方势力基本上以黄河为界,互为倚仗,关系算是相当和睦。甚至吕布偷袭兖州之时,要不是袁绍的帮助,曹操可能就沦落为刘备那种四海为家的下场了。
而且,即便是这种铁杆盟友关系,在曹操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之后,也引起了袁绍老大不快。在给曹操的信中,态度强横的要求曹操把汉献帝送到邺城,遭到曹操拒绝。自此,两人正式交恶。
曾经的铁杆盟友袁绍况且非常不爽占据了道德制高点的曹操,更别提和曹操大小龌龊不断地袁术了。曹操的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,使袁术处于了相当大的战略被动之中。比如,曹操假天子诏,命刘备攻击袁术。
你想令我?我就不当这个“诸侯”了,老子以后当“天子”,看你还怎么要挟我。
结语
所以,袁术称帝,也不全然是他脑子有包,确实也是有一些看似站得住脚的理由的。只是成王败寇罢了,怨只怨自己没那个本事。
如果是你,处在那个位置,不见得就不会熏熏然。
毕竟,像曹操这种,有这么强战略定力的人物,实在是太少了。况且,即便是曹操,魏公魏王的,也没少给自己脑袋上安头衔。
我是三国经典网小编caomengde,感谢您的支持。
本篇文章到此结束,三国经典网提供全系列三国经典怀旧游戏,大家如有需要可进主页查看哦。